2021年06月29日 08:52 来源:侨乡广东
2020年5月,广汽新能源汽车生产车间。
筚路蓝缕,以启山林。百年来,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,并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。历史,往往在今昔对比中才能看得更清楚。通过一张张图片的今昔对比,可以看到人民生活水平的进步,可以洞察一个国家的“百年伟业”。
俗话说:“民以食为天。”100年前,这个“天”曾让老百姓绞尽脑汁,饥肠辘辘,也是人均预期寿命极低的一个重要原因。摆脱贫困吃饱饭,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梦想,如今梦想照进现实——中国不但打赢脱贫攻坚战,而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。人们也从过去的“吃饱就好”变得越来越讲究“科学饮食”,深层次饮食习惯的变化,勾勒出人民生活水平的世纪巨变。
衣着是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。革命战争年代,许多人衣衫褴褛、赤脚光臂。新中国成立,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,穿衣打扮也越来越新潮。从新中国成立初期“新三年、旧三年、缝缝补补又三年”,到满街“蓝、黑、灰、绿”的“主旋律”,再到20世纪80年代“喇叭裤”“健美裤”风行一时,及至如今的品牌化、个性化、高端定制……衣着消费的巨大变化,形象地记录了中国人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过程。
100年前,绝大多数人的出行“全靠腿走”,今天却是公交车、出租车、私家车、地铁、火车、飞机……从地上到地下再到空中,人们可选择的交通工具和出行方式越来越多;港珠澳大桥、深中通道、广深港高铁、环城高速公路……联通四方的交通网络,让老百姓的出行越来越便捷。与时代一同奔跑,中国人的出行方式反映了百年中国的沧桑巨变。
见字如面、纸短情长,是许多人的美好回忆,也代表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的通讯联络方式。如今,手机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日常生活必需品,海量的应用和飞速的网络,使得智能手机迅速普及并进入生活的方方面面。从电报到电话、从书信到微信,100年来通讯方式发生了超乎想象的变化,见证了中国科技水平的跃升和人们生活幸福指数的提升。
……
照片为证,历史为证。中国国家面貌、人民面貌、中华民族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,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。
南方日报
图片 张由琼 李细华 吴伟洪
王良珏 梁钜聪(除署名外)
文字 丁建庭
部分照片由广东省档案馆、《广东画报》提供
基础交通
人民生活
农村建设
文化体育
产业升级
[编辑:]